龙岩瓶装石油治多查整液化举措加强气安全排福建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日平 记者张文章)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是福建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龙岩为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多举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措加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相继开展了“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整治”“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等专项行动,强瓶多举措持续加强对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装液整治检验单位及燃气器具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化石安全监管工作。据统计,油气自去年以来,安全该市共立案查处7起瓶装液化石油气违法充装、排查检验案件,福建目前已结案5起,龙岩罚款13.61万元。多举 加强组织领导,措加强化部署推动。强瓶龙岩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瓶装液化石油气等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将此项工作列入安全生产重点内容,通过局党组会、安全生产工作务虚会以及领导带队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等形式,部署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从2021到1月至今,共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议5场次,领导带队开展督查12次,对督查中发现2起涉嫌违法问题移交立案查处。 细化目标责任,层层传导压力。2022年年初,龙岩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制定下发《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及《“黑气瓶”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落实各级监管职责,明确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排查整治相关工作目标、任务及进度要求。将全市17家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2家检验单位列为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重点对象,并逐家签订《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生产承诺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深化排查整治,严格执法检查。结合龙岩全市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实际情况,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执法检查,加强部门联动以及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不断将瓶装液化石油气排查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去年以来,龙岩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检验单位75家次。整治期间向广东梅州市场监管局移交违法案件线索1条,立案查处6起瓶装液化石油气违法充装案和1起违法检验案。累计摸排燃气具等生产、经营单位312家次,对燃气具经营户进行抽查时共发现5个调压器(减压阀)无合格证,检查人员当场要求经营户立即下架不得销售;同时配合完成流通领域燃气具省级质量抽检3批次,抽检结果均合格。今年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还将抽检15批次燃气器具。 夯实数字化管理基础,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为有效解决气瓶充装、检验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量大面广难监管等难题,龙岩市在全省率先试点气瓶充装、检验数字化信息工作,借助科技手段配备永久性条码,进行数字化“身份证”建档瓶装液化石油气瓶累计已超过90万只。截至目前,龙岩市气瓶充装、检验单位已按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在2022年6月1日前全面完成系统升级并与全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字化建档瓶装液化气“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下一步,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部门联动,破除信息孤岛,充分利用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手段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引导群众使用合法瓶装液化石油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管控的局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宿州经开区召开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
- 沪指收盘跌1.40% 权重股和白马股集体下跌
- 沪指震荡跌0.5% 创业板指反弹涨1.7%
- 股票质押处置调查:控股股东“补仓” 券商慎言“平仓”
- 春运第4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144万人次
- 沪指冲高回落跌0.18% 工业富联尾盘触及跌停
- 油气改革全线爆发 沪指放量涨1.24%
- 银行保险板块发力 沪指微跌0.16%上证50指数涨0.64%
- 安徽黄山释放税惠“动能”守护生态“绿能”
- 沪指跌近1.5%失守3100点 次新股现跌停潮
- 权重股持续低迷 三大股指均收跌逾1%
- 沪指跌0.84% 权重股和白马股尾盘反弹
- 宿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沪指跌0.73%险守3000点 深成指失守万点大关
- 沪指探底回升微涨0.23% 医药股环保股涨幅居前
- 沪指冲击3200点未果 炒地图行情再次兴起
-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 银行保险板块发力 沪指微跌0.16%上证50指数涨0.64%
- 大额存单利率上行 利率市场化提速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须严格监管 防范风险势在必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